人文思政教研室
 
人文思政教研室
 

关于成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皖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所”的申请


一、拟命名:

皖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所

二、意义:

1.皖南在历史上主要是指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四府所辖地,现在指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宣城市、黄山市六市。该区域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安徽省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有助于推动对皖南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结合起来,促进教学,服务社会,扩大宣城校区的影响。

2.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结合皖南区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渗透到教学中去,充实、拓展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富有现实实践意义,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操,激励学生关注现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勤奋学习,德才兼备。

3.促进校区基础部内部文史哲等学科之间的协作研究,形成合力,为争取科研项目做准备。

4.加强与皖南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科研院所交流与联系。

5.皖南历史文化资料丰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宣城是皖南重要的文化中心,而研究较薄弱,大有研究空间。校区立足宣城,有利于收集、发现、整理地方文献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三、活动主要内容:

1.开设皖南区域历史文化讲座课程。以宣城为例,宣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上有“宣城古来诗人地”、“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等美誉,与安徽文化名城桐城齐名,有“江上二城”——桐城、宣城之说,唐代以来宣城就名满天下,诗仙李白7次来宣城,写下100余首与宣城相关的诗歌,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少年时代在宣城度过,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宣城入贡……;宣城自宋代以来更是名人辈出,有“宋诗之祖”梅尧臣,“状元宰相”吴潜,抗倭名臣胡宗宪,“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的梅文鼎,“黄山画派巨匠”梅清、梅庚,“海内三大遗民之一”沈寿民,“宣城体”代表施闰章,“红顶商人”胡雪岩;宣城文献资料丰富,仅梅氏家族著作被《四库全书》收录的多达百余种,《梅氏诗略》记载梅氏有诗歌传世的多达108人,被誉为“天下诗人之一大都会”。此外,有着珍贵而丰富的文化遗存,敬亭诗山、查济古村落、龙川古村落、水东明清建筑群、“天下第一祠”翟氏宗祠等等;宣城是新四军根据地所在地,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在泾县茂林地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又是中国“绿茶之府”,早在唐代宣纸、宣笔、丫山茶就是入贡皇宫。

2.与周边相关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学习。皖南地区部分高校重视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有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池州学院有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黄山学院设有徽州文化研究所;另外皖南有些县市设立了相关历史文化研究会等民间机构,学习的对象与内容丰富,借鉴他们好的做法,少走弯路,尽快提升研究水平,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干出实效来。

3.创办内部刊物,建设网站。

4.申请、承担相关科研课题及项目。积极申报各类各级科研课题,同时与地方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宣城文化家族、宣城旅游与文化、宣城诗歌、宣城名人研究、宣城文房四宝、宣城古代村落、宣城画派、宣城数学派等,可以进行研究的范畴十分广阔,也可以将“宣文化”与“徽文化”、“吴越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5.进行资料建设、积累。宣城地方资料众多,但缺少收集与整理,研究更是谈不上,可以利用研究所这个平台,与地方档案局,地方志馆所联系,争取得到地方赠书。同时,在民间收集家谱等珍贵资料,形成自己的特色。

6.进行教学研究,研究如何有效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编写文化教材等。

四、拟聘请:蒋传东担任“皖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夏建圩、王健、郭晓燕、祁高飞为研究所成员,从事具体工作。

五、研究所办公室:设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基础部人文素质教研室


 
版权所有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管委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邮编:242000